【作文365】识人大义,莫拘小节

作文365
作文365

新课标语文课题组:韩凤娟

河南省宜阳县第一实验高级中学语文教师,热爱生活,喜欢写作,在教书育人中体味收获的幸福与快乐。

主编:王涛

栏目主编:巩彦芬 / 责编:苏木

 审校:周敏璐 / 美编:马云


作文题
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

东汉华歆有两个流传很广的故事。

一是“急不相弃”。东汉末年战乱频发,华歆和王朗共乘一艘小船准备出逃。这时岸边有人呼喊,请他们捎带自己。追兵就在后面,王朗不同意,但华歆让那人上船。后来,贼兵追了过来,王朗想把这个人赶下船。华歆说:“既已纳其自托,宁可以急相弃邪!(既然已经接纳,怎么能因为情况危急丢下他呢?)”最后,三人经过共同努力而脱险。

二是“管宁割席”。管宁和华歆一起学习,门外来了一辆豪华马车,华歆跑去围观,管宁不为所动。后来,管宁与华歆割席分坐,曰:“子非吾友也。”

以上的故事给你哪些感悟和启发?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。

要求:选好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
命题说明:本题来自河南省焦作市2021—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。查看更多作文解析,请关注“新课标大语文”微信公众号。


命题方向

人文底蕴:人文积淀;学精神:理性思维;批判质疑 勇于探究;学会学习:勤于反思;实践创新:问题解决
人文底蕴:人文积淀;学精神:理性思维;批判质疑 勇于探究;学会学习:勤于反思;实践创新:问题解决

人文底蕴:人文积淀

科学精神:理性思维 批判质疑 勇于探究

学会学习:勤于反思

实践创新:问题解决


审题

限制性

1.真实情境的限制。材料提供了两个有关华歆的故事作为引发写作的情境:“急不相弃”是华歆的选择,展现的是危急时刻的责任担当,重信守诺;“管宁割席”是管宁的选择,展现的是日常生活细节中交友的志同道合、坚守原则。第一个故事展现的是华歆的大德,他不但“急不相弃”,还能说服意见不一致的王朗,最后三人经过共同努力而脱险;第二个故事展现的是华歆学习不专心的缺点。而管宁割席是因为只看到了华歆的缺点,并没有看到其优点。考生审题立意时要将二者综合起来,整体理解材料。这样才能全面认识华歆,才有利于谈感悟和启发。

2.典型任务的限制。“以上的故事给你哪些感悟和启发”,“你”可默认为“新时代新青年”,考生在解读故事时,一定要立足新时代来审视思考。如果脱离新时代现实情境,对华歆故事的认识和思考容易停留在故事表层,难以深入生活,切中肯綮。“感悟和启发”强调由故事引发的人生思考和价值选择。

3.价值判断的限制。两个故事对华歆一褒一贬,“急不相弃”展现华歆在危急时刻重信守诺,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,仍要倡导和赞扬的优秀品质。“管宁割席”展现的是华歆学习不专心的缺点,两个故事主要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华歆这个人物,考生一定要综合两个故事来审题立意,不可割裂开来,对华歆进行简单褒贬。

开放性

1.立意角度是开放的。考生可以从华歆的角度思考如何全面认识一个人,不可因一件事而简单评判一个人;也可以对两个故事展现的不同侧面做出权衡与判断,如面对华歆身上的大义与小节,是选择交友,还是断交?针对“管宁割席”,可以站在管宁的角度,分析他交友的方式问题,他不能全面地认识华歆这个人,只看到华歆的缺点,看不到他的优点,甚至进一步思考,是华歆值得相交,还是管宁值得相交?……只要是综合材料引发的合理思考,都符合题意。

2.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。针对华歆“急不相弃”,“危急时刻见人品”的大德,考生可以联想疫情中医务工作者的大义与担当,人品和格局。也可以联系当下社会现实中的追名逐利,特别是缺乏职业底线和道德底线的种种不良现象,肯定华歆危急时刻仍重信守诺、仗义相助的优秀品格。针对“管宁割席”一事,可以分析管宁做法的正误,思考如何全面看待一个人,能否仅凭一件事来评判是非善恶,也可以思考如何健全人才评价机制,或思考交友的原则,交什么样的朋友?像华歆这样的朋友值不值得交?


解题

本题目为人物评价类新材料作文,重在考查价值观和思辨能力。读史明智,试题提供了两个有关东汉华歆的故事,引导青年全面看问题,全面认识一个人。做人要有胸怀和格局,做事要有远见和诚信,巧妙呼应立德树人、社会参与的命题导向。华歆的“急不相弃”和“管宁割席”两个故事只是写作的切入点,考生写作时要结合材料延伸思考,展现新时代新青年的价值判断和取舍。本题也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。审题的难点在于,考生必须综合两个故事,才能全面深刻解读材料。写作的难点在于如何打开思路,仅仅就事论事,文章难免单薄,缺乏深度。只有联系现实,结合生活,才能有话可说,有感而发。


参考立意

切题立意:

1.重信守诺,不慕繁华。

2.全面评价,不简单评判。

3.识人大义,莫拘小节。

4.危急现大义,日常展性情。

5.交友重信义,不苛求完美。

……

偏题立意:

1.人生的选择。(偏题,试题重在怎样全面认识和评价华歆,不是谈人生的选择。)

2.交友要谨慎。(偏题,断章取义,只看到华歆的缺点,却没有看到他的大德。)

3.日久见人心。(跑题,脱离材料写作的核心情境。)

……


 

下水文

识人大义,莫拘小节

华歆急不相弃,危急时刻见人品,重信义,有担当;但他学习不专心,管宁与之割席分坐。管宁有自己的择友标准,无可厚非。但对华歆,我们不可求全责备,更不可因一件小事否定大义。人无完人,我们评判一个人,要看大义,莫拘小节。

大义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底线,关键时刻才更能展现人品和格局。

华歆在生命攸关的危急时刻,依然重信守诺,共渡难关,足见其人品的厚重和胸怀的宽广。反观现实,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为了利益,朋友反目,甚至兄弟成仇。“锦上添花易,雪中送炭难”,是真正的世风人情。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,华歆危急时刻的信义担当,更显珍贵。钟南山不顾疲惫,在疫情爆发时逆流而上;张桂梅强拖病体,在华坪女高日夜操劳;黄文秀在青春年华,义无反顾回乡扶贫……正是千千万万心怀大义的人,才托起了复兴梦。

生活细节见志向,但君子相交,贵在和而不同。

华歆围观豪华马车,显示他爱看热闹,与管宁潜心治学志向不同。“道不同不相为谋”,管宁直接割席断交,是他择友的权利,但理性思考后,管宁此举也有欠妥之处。华歆爱凑热闹,是性情使然,就像有人爱静,有人爱闹,无可厚非。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其实“己所欲,亦要勿施于人”。君子和而不同,君子处世是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求同存异、谋求共赢,而非苛求对方一定要和自己完全“志同道合”。新时代的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,彰显的不就是和而不同的智慧吗?

识人重大义,莫为小节惑。

“大行不顾细谨,大礼不辞小让。”刘邦在鸿门宴上仓皇逃脱,最后成就帝业,有谁在乎他宴会上的失礼呢?韩信忍受胯下之辱,又有谁批评他没有骨气呢?放眼历史,对韩信更多的还是“识时务者为俊杰”“大丈夫能屈能伸”的正面评价。我们看华歆,要看到他“急不相弃”的可贵品质,这是大义;学习不专心固然是缺点,但最多治学不精,这是小节。君子相交,更多的是求大义,而非拘小节。这正是庸人也有值得信赖之处,而小人万万不可托付的道理。再者,“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”,太苛求完美,反而曲高和寡,知音难觅。对朋友,在保证大义的前提下,多一份包容,少一份苛求,才能行稳致远。

“急不相弃”“管宁割席”,展现的是不同侧面的华歆。识人大义,莫拘小节,这正是我们当代青年应该从华歆故事中得到的启示。


本人于2022年8月3日15:35:48阅读完此文章,特与此记录并分享

文章来源:新课标大语文

文章作者:新课标课题组 新课标大语文 2022-07-19 12:00 发表于陕西

原文网页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RkK6zTwF_zo5NQoNTiPocw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点赞支持一下吧,如果觉得不错或日后有所需要,可以收藏文章和关注作者哦。
点赞3打赏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