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3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– 第1章 数据库基础 – 第1篇 基础知识 – MySQL从入门到精通

1.3.1 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

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模式、外模式和内模式。

1.模式

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,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,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。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。模式处于三级结构的中间层。

注意:定义模式时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,而且要定义数据之间的联系,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、完整性要求。

2.外模式

外模式也称用户模式,是数据库用户(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)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,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,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。外模式是模式是的子集,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。

说明: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。

3.内模式

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,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,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。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。

1.3.2 三级模式之间的映射

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数据库的3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,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射,分别为外模式/模式映射/和模式/内模式映射,下面分别介绍。

1.外模式/模式映射

对于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。对于每一个模式,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/模式映射。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/模式映射做相应的改变,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。这样,依据数据库外模式编写的应用程序就不用修改,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。

2.模式/内模式映射

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模式和一个内模式,所以模式/内模式映射是唯一的,它定义了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。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,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/内模式映射做相应改变,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,应用程序相应地也不做变动。这样,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点赞支持一下吧,如果觉得不错或日后有所需要,可以收藏文章和关注作者哦。
点赞2打赏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